上海国际音乐烟花节始创于2000年,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了十四届,今年国庆黄金周又将举办第十五届。上海国际音乐烟花节开创了亚洲举办国际音乐烟花节之先河,被国家旅游局赞为是“中国最具亮采的节庆活动之一”,已经成为上海市的一张亮丽的文化旅游名片。
为什么上海国际音乐烟花节历经15年还长盛不衰?自2000年初开始筹划起,本人就一直关注着该烟花节,并多次接触烟花节的组织者,也曾应邀当过烟花节的评委。在此,就我的观察和理解,对该烟花节的成功经验进行一次粗浅的分析。
我认为,上海国际音乐烟花节的成功,有以下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始终坚持市场化运营的理念。一个常年性的大型文化项目,如果不能采用市场化运营的手段,而只是靠政府拿钱资助的话,那这个项目就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所以,自烟花节开办起,组织者就确立了坚持市场化运营的理念,除了前三届由政府给予一点启动费用之外,以后就再也没有要过政府一分钱,而且做到了每年盈利。
每届烟花节都是分三个晚上进行,每晚两个燃放队进行比赛。盈利的手段主要是两个:一是门票收入,二是冠名及广告收入。
烟花节的门票分为三种,一种是贵宾席,每晚80个席位左右,每席定价800元,每个席位可坐4人;二种是座票,每场销售14000张左右,每张定价260元(今年调整为230元);三种是站票,每场销售15000张左右,每张定价70元。每届的门票都销售得非常好,这样,每届仅门票总收入就可达到1400万元左右。每年的冠名及广告收入大约有400万元,两项加起来估计每届能有接近1800万元的收入。这样的收入水平足以支撑一个高水平的国际烟花赛事。
2、烟花节的目标市场定位准确。烟花节的举办地点在上海浦东的世纪公园内,这里地处浦东的繁华地带,周边各种大型企业和国际机构林立,是白领和外籍人士的云集之地,这些具有小资情调的人群当然不会放过每年的国际焰火赛事。定价为200多元的座票每年都会被那些大企业或大机构抢购一空。另外,每年黄金周到上海来旅游的游客特别多,加之回家过节的家庭人群,自然为定价为70元的站票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销路。
3、组织机构健全,分工明确。上海国际音乐烟花节的支持单位是上海市旅游局、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主办单位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上海市旅游节组织委员会办公室。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实际上是由上海浦东经贸局、世纪公园、东兴公司三家机构负责。经贸局负责总体协调与组织;世纪公园负责提供场地、座位及场地安保;东兴公司负责提供燃放设备和设施。
4、始终如一地坚持专业精神。每届音乐烟花节国际上6个国家著名的烟花公司参加表演比赛,比赛设有音乐烟花表演一、二、三等奖和优秀烟花产品一、二、三等奖,聘请烟花专家、音乐家、作家等知名人士组成评委组进行评选。每个参赛队伍都是从报名企业中进行精心挑选的一流焰火燃放队,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参赛队,都必须是亲自设计、亲自派人参加安装和燃放。燃放的焰火产品都是经过组委会考察认可的优质产品。
5、参与各方都能达到共赢。由于烟花节能做到盈利,组织方获得利益是肯定的,而且他们给予各参与方的利益也是不小的。每家国外参赛公司可获得数千美元的设计费,并支付其5个人到上海的路费和食宿;每家国外公司必须找一家中国生产企业为合作单位,为其提供焰火产品和安装助手,每家中国企业可获得数十万元人民币作为产品和燃放费用;获得冠军、亚军、季军的参赛队还可分别得到一笔不小的奖金,同时相应的合作中国企业也可得到奖金。
5、上海人办事的严谨务实。上海人办事严谨务实是出了名的,这体现在烟花节的整个组织工作中,正是因为这种严谨务实的作风,才保障了每届烟花节的成功。
上海国际音乐烟花节是烟花文化活动的一面旗帜,上海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希望全国其他地方能多多竖起这样的旗帜,共同把古老的烟花文化发扬光大。(作者:刘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