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来自普通烟花人的内心自白
近几日愈发烦闷,临近春节大概是因做为一名烟花人,看到业内日渐凋敝、满目荆榛的状态让人压抑。遂接连几日,独自一人寻觅于城郊清净之地,逃避也好,欺人也罢,只想远离尘嚣换得片刻隐隐不得的安宁。郊外依水而坐,一片湖光山色、野鹤闲云,虽时有湖风但冬日暖阳照于脸上却也十分温暖,难得的惬意。也想时光就这样凝结,回想起往昔繁华,而今一切却已是物是人非不能回流,原来眼前的一切皆是幻象。从业数十载,现在已近不惑之年,汗水、无奈、怨愤…让人怅然所失。
受河南禁放一刀切影响已一年有余,业内负屈衔冤,余震久久未能平息。抱怨、不平之声有之,自弃、远去之人有闻,大多数人虽心有所触,但不得改变之法,作壁上观,任凭风雨波及。圈内友人离的离,弃的弃,朋友圈满眼的低价转让、改弦更张。每见如此,我都不禁心生遗憾,身在花火发源之地,我们当初选择的行业,为之奋斗的东西到底是为了什么?扪心自问,有多少人把此当成事业而非只是生意,又有多少人把此当做信仰而非生存之计。业内乱象丛生、光怪陆离,我想我们有太久没有探寻我们存在的价值,我们忽略了烟花爆竹赋予人们向往美好的使命,我们淡忘了烟花爆竹带给人们希望与期盼的意义。做为一名烟花人我曾为我从事的事业感到过骄傲,一千多年来的文化传统、一千年来的喜悦传递,我们是缔造美好的使者,绝不是为了一己私利。恰如今日人有误解、路有荆棘,我们更要正人正己的发出声音,向世人展现烟花爆竹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烟花爆竹的传承与延续,一定是因为顺民情、合民意
近来不断在各种媒介之间看到昆明、重庆、长沙等地相继制定烟花爆竹燃放政策,一别往年城市限燃规定,适时放开燃放准则,允许老百姓在春节里限时、限地的燃放烟花爆竹。顺民情也好,抚民意也罢,且不论当地政府出于哪种考量适时放开禁令,只单单从开禁通告下的万千回复,都能感受到当地百姓对于开禁政策的支持与庆幸。一直以来,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为数不多的,可以不分阶层、贫富差距,大家都愿意参与的一项文化活动。达官贵人也好,平民百姓也罢,忙碌一年,那一声声清脆的鞭炮声,不仅仅代表人们庆祝新年的喜悦,更是对未来幸福、平安的祈盼,那是一种仪式一种表达,更是一种传统一种符号。年的位置在于国人心里自不必多言,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我们总是在怀念过去的同时,感叹如今的年味越来越淡。有人说年味淡了和烟花爆竹有什么关系,放与不放照样过年。夏虫不可语与冰,自古以来中华儿女素来谦和,多隐忍而内敛,温和而充满善意。春节里的花火我更愿意相信,是人们在用最热烈的响声来释放昨日的辛劳,用最美丽的颜色来默默许下对未来的憧憬,与其说是一种传统不如说那是一种节日里最真实的情感表达。如果有人说这是在巧言令色,那我想我们还有5.5亿人在农村,还有6亿人月平均支配收入不足千元,随着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物质压力、精神压力等等问题,难道春节这么重要的一个节日,我们不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传统、一个属于自己的仪式来期望未来越来越好的生活么?如果我们真的没了爆竹声声除旧岁,桃符万户换新春的传统信仰,我们真的要对着佛祖抑或天地来许下我们对来年的愿望么?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解禁,我相信我们的施政者一定是看到了民众的需求,看到了烟花爆竹这么一种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带给人们的重要意义。
当传统文化遇上社会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需求的不断提高,燃放烟花爆竹是否应该适当控制也纳入了大众的讨论范围,客观的讲,做为一名普通民众,看到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高,着实令人欣慰。然而,有些声音却不那么客观,唯烟花爆竹为洪水猛兽,不问黑白,视烟花爆竹为环境污染之原罪。每见与此,我并不愿多加辩论,有人高屋建瓴,就必然有人孤陋寡闻。目前的空气污染,是伴随着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是工业化社会进程不可避免的一个过程,是复杂的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我们的领导人先知卓见,看到了环境与发展的双重要,制定了好多利国利民的环境保护政策。然国家的大政方针下到地方又变成另外一种样子,为了所谓数据与成绩,急功近利,唯烟与火不可见,前几年农村推火封灶等奇闻异事屡见不鲜,让人贻笑大方。前几日,央视网还狠批一刀切的危害,在批评不做调研,不考虑基层情况和实际,搞闭门拍脑袋决策的同时,也痛斥懒政、庸政的作风。一个地方的烟花爆竹燃放政策正确抑或偏颇我们不去评判,但为了一己之绩,头痛砍头脚痛砍脚的做法,着实让人难以理解。一个因人为干预而消失的物种,那不是进步,那是毁灭。四时有格,万物更迭,一个物种的开始或是消亡,都应该遵循自然之力的把控,物种如此,何乎一种文化。与其违背自然,为什么我们不能科学的规划,倾听大众声音,制定一些既不伤害民情,又合理的燃放政策呢。
有人说燃放烟花爆竹是陋习,已然不适合当今社会。人,做为感性动物,心灵的慰藉与满足是立世之本。燃放烟花爆竹经历了那么多朝代,可以沿袭千年,自有它存在的道理。如果哪怕有一丝于国于民不利之情,都不会延续至今。历朝历代每逢大事与民同乐,故岁今宵鞭炮齐鸣,能抚民心能安民意,那是人们释放心意的最好表达,是基于人性传情达意的最好产物。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不同的文化和信仰,西方没有因万圣节点南瓜灯失火而怪罪于点灯,也不会因为圣诞节需要伐树而定罪于毁林。相反的,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国文化的互通,过节燃放烟花爆竹成已为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选择,这是文化的传递,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如果,如果这些都不足以表明烟花爆竹做为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传承加以保护,那么就请把他交付于时间,我想终归有一天我们会寻找到答案。
渡人渡己,救人自救
渡人先渡己,救人先自救。做为一名烟花人,我实在有太多的话想说,先祖发明火竹于湘,不仅仅给我们带来了安家立业的生计,也赋予了我们带给人们传递安康、快乐的义务。烟花爆竹行业快速发展不过区区三十年,时至今日,回忆过往我们收获了什么,又为此做了多少贡献。行业内良莠不齐,假空产品遍地,不禁让人痛心。我们忘却了对先祖应有的敬畏,也忘却了我们做为烟花人的使命与责任。我们应该警醒,只有我们强大的行业自律,才能不愧先祖给我们留下的文化瑰宝,才能不辱我们做为快乐使者的宿命。作为传统,花火文化传于异域不过几十年,但谁又敢说花火始于国而强于国呢?日本的烟火技术、欧美的艺术视觉,世界各地的烟火秀,我们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超越。我们真的要反思,在我们享受行业带来红利的同时,更应该给它注入新的灵魂和艺术价值,这才不愧先祖给我们留下的真正财富。
后记
凡事都有两面,这世界原本就存在多种声音,多种文化。国人发明火药,西方人尚武,善于武器,多用于战争;东方人尚德,制于焰火,多用于和平。做为一名烟花人,我们要谨记,烟花爆竹做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是传递文化的使者。有一段很喜欢的话,愿说于君听: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不觉夜深,但并不觉冷,我想冬将尽,花可期,共盼春来。
静待花开
2021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