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中国人为什么总是对燃放鞭炮“痴心不改”?
发布时间:2020-03-17 作者:辽宁烟花爆竹 浏览次数:9622

       中国人为何喜欢放炮,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那是为了驱逐一种叫“年”的怪兽。有人说是为了祈福辟邪......其实我们可以从小孩喜欢放炮这一点看出点门道,小孩并不懂祈福辟邪,但小孩就是喜欢放炮,而小孩喜欢的是炮的声音,这种声音可以给人们带来刺激、兴奋和快感,而这种声音是寻常得不到的。

       古人也一样,那时人们除了可以听到下雨打雷的声音之外,就再也听不到任何震耳的声音,当人们得到鞭炮这种声音之后,发现这种声音可以烘托环境气氛,表达心中某种神圣和愉悦的心情,于是鞭炮就成了喜庆活动必放的一种声音,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凡是婚嫁、丧葬、建房、庆典、祭祀、祈拜等活动都要放炮的原因,而不是仅仅因为过年才燃放鞭炮。

       造鞭炮自然离不开火药,而火药却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影响了整个世界,火药的发明是不意间的成果,那时的炼丹术士在偶然间发现将芒硝、硫磺和木炭按比例混合在一起,见火可引发燃烧产生热量,只是燃烧和正常火的燃烧不一样,具有快速放射喷发的特点,但人们还不知道这玩意能干什么。于是有人琢磨用纸将火药层层包裹起来,插上一根装有火药的空心草,将口用丝线紧紧勒死点燃,结果就产生了巨大的声响,以后经改进做成了圆型纸捻式的产品,这就是最早时的炮,只是这时还不叫鞭炮,因为它是单响,故叫炮仗和爆竹,后来人们又经过改进使用一根捻子,而将火药分成上下两层装填进行燃放,便出现了火箭原理,当底部一响爆炸后,将上面的一响推向天空引爆,就产生了二响炮仗。再后来人们觉得炮仗还不够刺激,就将爆竹大幅缩小,把纸捻编织连接在一起进行燃放,就产生了机关枪的声响效果,这就是现在的鞭炮。之所以称它为鞭炮,一是因为鞭炮的声音很象马鞭子甩出的声响,二是鞭炮是象编辫子一样编出来的,故叫鞭炮。自从发明了鞭炮以来,人们就对它寄托了很深的感情,一直燃放到现在长达1000多年。

       遗憾的是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和鞭炮,但在此后的延续发明创造上却停止不前,诚然中国是最早将火器应用于军事领域的国家,只是火器的发展实在不敢恭维,北宋时期使用的火枪火炮的发射管是用竹筒做的,直到元代以后才改用金属发射管,而且囿于现场装药换药、点火发射的落后状态,既无速度又无效率,更多的则象放鞭炮一样,威慑作用大于实战作用,战争的胜负主要还是靠冷兵器的对抗来决定,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火药自14世纪传到欧美国家以后却是另外一番天地,其火药和火器都得到快速发展,公元1779年,英国化学家e霍德华发明了雷汞,它是一种起爆药,为引爆炸弹提供了方便,公元1807年,英格兰人利用氯酸钾、硫、碳发明了第一个击发药,为击发枪弹创造了条件,公元1863年,j威尔勃兰德发明了威力强大又安全性能特佳的“梯恩梯”炸药,公元1884年,法国化学家p维埃利发明了无烟火药,为马克沁重机枪的发明提供枪弹方面的条件,因为之前所用的有烟火药,容易产生太多杂质而出现阻塞,不能连续不断地发射子弹,至此无烟火药就成了普遍使用的发射药。公元1887年,诺贝尔将他所发明的达纳炸药加入硝酸胺,又发明了高效廉价安全的“特种黄色炸药”。所有这些现代火药的产生,都为现代火器的产生创造了必备条件,于是冷兵器时代就被热兵器时代所替代,而这时发明火药的中国还处于燃放鞭炮“驱邪避祸”的阶段。记得1866年英国使臣曾代表英国政府给乾隆皇帝赠了一批包括新型火枪、火炮和望远镜在内的礼物,乾隆皇帝看后却不屑一顾,认为那是小孩耍的玩意,一直放在故宫的院里成了废铜烂铁,直到他的后人道光皇帝在鸦片战争中才知道这玩意的厉害,被逼的赔了银子又割地。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但却倒霉在火药上,中国人发明了鞭炮,却输在了马克沁机枪劈哩啪啦的响声中,实为一个莫大的讽刺。不过还好,中国人还是把燃放鞭炮的传统文化继承了下来,而且发扬广大,也算是对古人四大发明的敬意吧,只是让人纳闷的是,洋人也发明过火药,怎么放炮的劲头就没有中国人大呢?

       如果你坐在航天器里俯撖中华大地,你会发现中国每天都在放炮,东南西北,城市农村,几乎炮声此起彼伏,无处不响,保守估计每天约有五万个地点在燃放鞭炮,平均每个点炮资100元,一天的放炮费用是500万元,一年合下来是18亿元,但和春节放炮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过年期间中国约有四亿个家庭放炮,平均每个家庭炮资100元,合计是400亿元,全年估计要炸掉450亿上下。适逢春节来临,从除夕晚上零点的钟声敲响开始,整个华夏大地在同一个时间顿时万炮齐鸣,亿枪开火,延续时间20分钟以上,那阵势真是地动山摇,声震四海,足以惊天地泣鬼神。但是近几年禁限放的区域越来越多。

       虽说有禁令,听说只要听到谁家放鞭炮就去哪家罚款,可农村路远天黑,习俗难改,大年三十,要真有哪个领导敢跑到农民家里,估计会把人给惹急了,自己都脱不了身。所以也不得不慢慢来,一年比一年收紧!

       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我不禁想,人们到底为什么有这么深的鞭炮情节呢?让我来猜一猜几个原因吧?

1、吓唬野兽

       我觉得最初应该是这个功能吧?曾经的人们,经常会受到各种虎狼豺豹的骚扰,在过年这么重要的节日里,烟花爆竹发出的光可以起到过去生火的功能,还可以用声响吓唬野兽,硝烟的味道估计也会令野兽们望而却步,如此,便可以过个好年了。

2、广而告之

       在过去那没有电话,没有广播,没有朋友圈的年代,村里的人家住得也没有如今城市这么紧凑,家里若有红白喜事,如何告知大家呢?最好的工具当然是鞭炮了。

       过年的时候我们也会听声辩事,听到邻家放鞭炮,便大概知道他家要么是吃团年饭了,要么是来客人了,要么是新年里有人出行了。

3、振奋壮胆

       过年过节,都要图个好心情,人们需要比平时更加兴奋。鞭炮声和鼓声应该有差不多的功能,能让人精神振奋,从养生的角度来说,适度的鞭炮声应该是有益健康的。

4、好玩刺激

       小时候,总看到男孩子们争抢放过的鞭炮里没有爆掉的小爆竹,然后用各种方式点燃,鞭炮越响越开心,越显示自己的勇敢,也顺便捉弄女孩子们。

       在我们成长的那个没有游戏没有玩具的年代里,鞭炮应该是最好玩的一种玩具了。对男孩子们的诱惑力,应当不低于女孩子们对新衣的盼望吧!

       即使到了如今,男孩子们还是很喜欢放鞭炮烟花,总是非常的兴奋。这大约是因为,这是一种在安全范围内的危险游戏,男人不能去玩枪玩炮,至少可以玩鞭炮啊!

5、习俗传承

       由于以上的原因,放鞭炮成为了人们的习惯,一代代流传下来,变成为了一种习俗,根植于人们内心,成为一种下意识。少了它,就好像少了点什么。很多人感慨,没有鞭炮声的年还有什么年味呢?当然,也有一部分为禁炮令喝彩的,怎么说呢,希望人们能够越来越理智的看待吧!

在城市,人口密集,确实需要禁限放,不过在农村,也许可以稍放宽些,采用限量、限时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人们为什么这么爱烟花爆竹,大家有什么其它看法呢?欢迎留言交流。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信息,期待您的精彩评论!
二维码辽宁烟花爆竹扫一扫
关注我们